案例分享

To Share

分享实录丨拿下CMU/杜克/UICU/西北等全美顶级计算机专业名校!华工学姐是如何做到的呢?

美国顶级计算机名校申请有何攻略?

计算机专业申请难点是什么?

如何有针对性地做背景提升?

为何学姐能拿下CMU/UIUC/杜克等顶级计算机名校录取?

想知道更多名校申请资讯?让学姐为你揭晓!

 

分享嘉宾



J学姐


2025FALL录取丨

卡内基梅隆大学—信息网络硕士,奖学金:$8,025

杜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

莱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科学家与工程师)

纽约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奖学金:$6,000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奖学金:$5,712


本科丨华南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


分享实录丨


J学姐

大家好!我是J学姐,本科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在刚刚结束的这个申请季中,我一共申请了15个CS/ECE类的美国硕士项目,最终拿到了10个录取,也很幸运地收获了自己梦校的offer。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我也经历过迷茫和焦虑,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学长学姐的鼓励与帮助。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把我的一些申请经验和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和启发~

 

留学该如何规划与准备




飞彼留学:学姐本科是华南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成绩也很优秀哦!请问学姐什么时候有出国留学的考虑呢?美国一直是自己的目标留学国家选择吗?


J学姐

其实出国深造的这个想法在我初中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对英语和其他几门小语种都特别感兴趣,也找了很多课程和教材,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所以一直对留学生活充满向往。到了高中,我开始认真考虑本科是否要出国,但想到父母都在国内,而我将来也还是想回国工作的,所以还是决定本科留在国内,一方面可以积累一些国内的人脉和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打好基础,研究生再出国深造。


关于目标留学国家的选择,一开始我是在英国和美国之间犹豫的,后来问了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更推荐去美国,认为那边的发展机会更多。在2023年我也有幸去了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亲身体验后觉得无论是学习氛围还是生活节奏都比较适应,最终决定了全部申请美国的硕士项目。



飞彼留学:那学姐确定了留学后,都做了哪些准备呢?学姐觉得大学期间哪些时间节点最重要呢?自己又是如何把握呢?


J学姐

大一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留学方向还没有特别明确,所以当时的重点就是尽量提升自己的绩点。像是微积分、线代、概率论这些学分占比很重的课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同时我们专业每个学期还有一个小组合作的大型课程项目,也投入了不少精力。专注学业让我第一学年的绩点达到了3.78/4.0,后面两年逐步提升到了3.82/4.0。大一给自己的绩点打好了地基,大二大三我就开始逐步探索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了。大二上学期,我提前修读了一门原本安排在大三上的课程,为后续的访学做准备。到了大三上学期,我前往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访学结束后也顺利完成了学分转换,避免了因为访学导致大四还要补修本校课程的情况。整体来说,大一重成绩,大二开始探索方向,大三抓机会,大四则专注申请和收尾。前期有了这些规划,后期才更从容,我觉得这对我帮助很大。



飞彼留学:说到规划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应该会对背景提升的话题会比较感兴趣。请问学姐做过哪些背景提升的项目或实习呢?项目与实习,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呢?


J学姐

我在大一结束后的暑假参加了一个剑桥大学的线上科研项目,大二则报名参加了学校的SRP。其实个人感觉,大三才是我整个大学期间背景提升最集中的阶段。我在大三上学期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并在随后的寒假期间又前往剑桥大学进行线下访学,大三暑假到大四上学期,我进入了一家研究院的人工智能组做算法实习工作。


关于项目和实习的时间安排,我个人的策略是:学期中以课程和项目为主,假期则尽量安排科研或实习,避免冲突。但是背景提升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建议大家在能保证绩点的情况下尽早开始,有规划地推进。



飞彼留学:请问学姐是如何寻找背提项目或实习的呢?学校内外有哪些资源或渠道可以推荐的吗?


J学姐

关于海外交流的话,推荐《SCUT海外交流》和《GZIC全球交流》这两个公众号,会不定期发布学校合作的海外交流项目,个别还有学校的资助和补贴。


关于实习的话,可以关注《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公众号,以及常见的找实习网站,像boss直聘、各大公司的官网等。



飞彼留学:姐申请的是ECE和CS/CE专业,那针对这些专业的申请,学姐建议有同样想法的学弟学妹做哪些针对性的项目或实习提升自己呢?在做项目与实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J学姐

美国的CS/ECE类硕士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就业导向的,更适合毕业后打算直接工作的学生;另一类是偏科研导向的,通常对科研经历和研究潜力的要求更高,适合有意向读博或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从我的申请经验来看,美国高校在审材料的时候,非常注重申请者的背景与项目本身的匹配程度,所以建议大家在做背景提升时也要有所侧重。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找实习上,通过这些实习机会,接触企业中工程级的真实项目和代码。如果你更偏向科研方向,我会建议大家尽早进入导师的实验室或课题组,大二大三如果有机会,可以通过导师推荐或者自己套瓷,争取参加一些海外高校的暑期科研项目,不仅能提升科研能力,还可能为申请时提供优质的推荐信。



飞彼留学:在留学申请中,语言是必须的,学姐的语言成绩也是蛮不错的,请问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心得吗?语言考试是如何规划准备呢?


J学姐

其实我对自己整个语言考试的准备过程并不是特别满意。大二寒假时我考了一次雅思,拿了7.5的成绩,让我对自己后面的语言备考产生了一些松懈,访学回来后才陆续开始准备托福和GRE。托福考了两次,首考99,第二次才考到了106。GRE则考了三次,最终也只是拿到了323分。虽然分数勉强够用,但我个人觉得整个过程还是可以更高效一些。如果可以重新规划,我会更充分地利用寒暑假这类课业压力较小的集中时间来备考,争取一次出分。对于平时比较忙或者时间不太集中的阶段,我建议尽可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听听力音频、背单词等。另外,如果觉得自己的自制力不够,或者语言基础太差,也可以选择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语言班,有节奏地推进学习,避免“拖着拖着就心态崩了”的情况。

 

Berkeley交换对我的重要影响




飞彼留学:除了常规的准备与规划,其实学姐在大三的上学期是去了UCB交换,这是一段怎样的经历呢?课程难度大吗?交换项目主要涉及哪些课程的学习?


J学姐

其实我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就开始主动了解各种海外交流项目,当时的想法没有那么“功利”,更多是想找个机会提前了解一下国外的教育模式和文化生活。进入大学之后,我也一直在关注各种交换交流项目。


选择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访学,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伯克利的学术声誉毋庸置疑,教授教学水平高,且课程体系严谨,这对我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次,伯克利的访学项目Berkeley Global Access举办了很多年,整体安排都非常完善,从前期的签证指导、行前准备,到如何选择住宿、医保、电话卡等问题,都有详细的讲座、资料甚至线上课程,能让第一次出国的同学快速适应。再加上每年有大量中国学生参加该项目,网上的评价和经验分享非常丰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也很好,因此我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比较坚定的。


伯克利的课程强度确实很大,一门课的workload和国内同类课程相比,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异。首先,学习节奏非常紧凑;其次,一门课涵盖的知识点密集;再加上课程非常注重项目代码的实践,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各类编程任务和实验项目。虽然课业压力很大,但一个学期下来,我也成长了许多。



飞彼留学:那学姐的交换经历对后面申请留学有怎样的影响与帮助?未来建议学弟学妹参加交换项目吗?


J学姐

这段访学经历对我申请最直接的帮助,是拿到了一封Berkeley老师的推荐信,以及将课程中完成的项目写进我的简历和文书中,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申请材料。此外,访学还让我提前拿到了五年有效期的美国学生签证,避免了如今签证紧张时期带来的不确定性。但其实我一直跟来咨询访学建议的学弟学妹们说,不需要一下子就把访学看得这么“功利”。我在访学前期,也曾抱着“一定要拿到推荐信”、“所有课程都要拿A”的心态去努力,但很快发现这样的压力反而会让人陷入焦虑之中,仿佛每天都有一个倒计时的时钟悬在眼前,一直被催促、被打击,很难真正沉浸地体验当下的学习和生活。心态调整之后,我开始慢慢体会这段经历中那些更珍贵的部分:比如,坐在大牛教授的课堂上听他们讲授前沿知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组队做项目,在讨论与交流中激发不同的想法;还有因为经常去office hour而被教授叫出名字那一刻的喜悦。我实在没法用几句话完整地描述这段访学到底带给了我什么,但它一定是我大学阶段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所以如果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也愿意花这个时间,我非常推荐大家去尝试一下这样的访学项目,当然,伯克利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专业、学校、文书的关键分析




飞彼留学:接下来说一下申请事宜吧!在申请的过程中,选校是很关键的,请问学姐是如何挑选学校呢?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


J学姐

在选校阶段,我其实是比较纠结的,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包括:计算机专排、项目质量、就业前景、地理位置以及安全系数。特别感谢飞彼留学的陈老师,在我选校的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分析各个项目的优劣势、课程内容、学习方向,以及与我个人背景的匹配程度。她也分享了很多之前录取的学长学姐的案例,帮我进行逐一比对。除此之外,小红书和一亩三分地等经验分享贴中也有非常多有用的信息。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做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对于你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尽量大胆去申,而那些即使申上了也不想去的项目就果断舍弃,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保底校建议选择1-2个出结果比较早的,比如我收到的第一个offer就是我的保底项目——纽约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在12月中旬就发了录取,这样可以提前稳住心态、减少焦虑,保证后续项目的申请质量。



飞彼留学:在申请专业上,学姐申的是ECE和CS/CE专业,请问在选择专业上,学姐最看重哪些方面的因素?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方向呢?


J学姐

我和飞彼签约的时间比较早,大概在大二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但当时对自己未来深造的专业方向还不是很明确。我的本科专业虽然叫“智能制造”,但课程设置中涵盖了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像Python、C++、数据结构和人工智能等。在Berkeley访学期间,我也修读了四门计算机方向的课程,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算是我坚定转码的重要契机吧。回看我的本科成绩单,与编程和代码相关的课程成绩普遍更高,而像动力学、流体力学之类的课反而没有那么突出。因此最终我决定将申请方向调整为 CS/ECE,选择了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也相对更擅长的领域。建议大家在选专业时多从自身兴趣和擅长方向出发,结合未来的职业规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飞彼留学:好的,除了规划与选校、选专业,文书在申请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请问学姐在文书上,要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呢?飞彼文书老师是如何指导与帮助你完成文书材料呢?


J学姐

文书是在整个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需要反复打磨与修改的环节,建议大家预留充足的时间给文书写作。除了最初的通用版本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项目对文书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地修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自己查阅项目官网、了解课程设置以及教授的研究方向等。在文书的内容上,我不建议大家过多地堆砌知识点或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在项目/实习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获得成长,从而让自己的文书更有温度和说服力。


飞彼的文书老师会从前期就开始引导我收集素材,鼓励我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和描述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之后,由专业导师对初稿进行深入修改与梳理,帮助我理清思路、精炼表达,最终形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文书。我个人对自己的文书是非常满意的,除了伯克利的访学经历本身为我的文书内容增添了很多亮点之外,飞彼留学为我匹配的专业导师在修改文书时也非常细致专业,她的建议帮助我在写作上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这一点我也非常感激。



飞彼留学:说到文书,不得不提推荐信,推荐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请问学姐是如何寻找与确定推荐人的?有什么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吗?

      

J学姐

在确定推荐人方面,我总结了几个优先级,供大家参考:海外教授的强推 > 国内教授的科研强推 > 海外大牛教授的课程推 国内教授的课程推。在联系推荐人时,建议大家提前准备好一封内容清晰的邮件,简洁地介绍自己与教授的关系,比如上过哪门课、获得什么成绩、参与了什么项目、有什么具体贡献和收获等。最好能附上一份简历或个人陈述,方便教授更全面地了解你的背景和申请方向,也方便教授对着你的邮件撰写推荐信内容。推荐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前期的准备和沟通,一定要主动、清晰、真诚,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老师准备,不要临近DDL才去联系。



飞彼留学:在申请的过程中,部分学校项目是有面试要求的,请问学姐是如何准备面试的呢?有什么面试经验分享给大家呢?


J学姐

在我申请的项目中,CMU MSIN有录制video essay的要求,DUKE MSECE则安排了真人线上面试,据我所知哥大的MSCS也需要提交video essay。在准备过程中,我参考了大量往年的面试经验贴,也通过飞彼老师整理的其他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练习。这些题目虽然问法多样,但大部分都可以使用相似的素材去准备,有点像托福口语第一题,命中率还是挺高的。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前准备好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或案例,素材可以侧重于展现个人成长、克服挑战、帮助他人、团队协作等方面,这些内容不仅能体现你的能力和素养,也更容易打动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我在面试DUKE那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分享了一个类似主题的经历,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面试官的高度认可,一周后就收到了录取。



飞彼留学:经历了整个申请季,学姐觉得,在申请的过程中,最让你焦虑的事是什么?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J学姐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对我来说最焦虑的是等待申请结果的那段时间,既没有什么能继续推进的,又总会忍不住去刷新邮箱、关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申请动态。美国项目又是放结果较晚的,因此身边保研、找工作,或是申请其他国家地区项目的朋友们都陆续决定了自己的去向,而我每天登陆邮箱仍是“一片寂静”。这种对结果高度不确定却又无法掌控的状态,让我一度非常焦虑。但幸运地是我的身边还有几位同样申请美国项目的朋友,我们会经常交流、互相鼓励,也会互相吐槽申请中的各种“玄学”,在一次次的聊天中缓解焦虑、重建信心。因此,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不好意思去寻求帮助,不管是找学长学姐聊聊经验,还是和朋友倾诉自己的焦虑,甚至只是单纯地找个人说说话,都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调节方式。与外界建立联系,把自己的关注从“结果”转移到“当下的陪伴与交流”上,可以帮你更客观地看待整个申请过程,也能从负面情绪中跳脱出来,重新找回节奏与自信。

 

申请关键分析




飞彼留学:前学姐已经拿到了CMU/杜克/UIUC/西北等10所顶级名校录取,学姐觉得自己拿到如此多录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名校青睐怎样的申请人?我们要抓住哪些重要环节?


J学姐

其实我个人认为申请还是蛮“玄学”的,也不存在某一个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都不一样,成功也没有唯一的模板。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地准备材料,按照时间线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提前规划课程和项目经历、认真打磨文书、尽早联系推荐人等等。美国的研究生项目之所以要求提交那么多维度的材料,就是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申请者。所以不要因为某一个环节,比如GPA不够高、科研经历不够突出,或者语言成绩不理想,就过度自我否定。如果能在其他方面,比如项目经历、文书表达、推荐信等材料上补足短板,照样可以有很强的竞争力。



飞彼留学:在申请的过程中,留学机构在其中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请问学姐在机构的选择上最看重的地方有哪些?可以客观评价一下飞彼留学给你的帮助吗?


J学姐

我在选择机构时,最看重的是能否提供真正个性化、专业且高效的服务,而不是流水线式的流程管理。飞彼留学在这一点上给我的体验非常好,是我最终选择并十分满意的原因。首先,飞彼顾问老师在前期与我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花了很多时间了解我的背景,并从我的绩点、语言准备、访学项目等多方面给予了耐心的建议与督促,也帮我在选校阶段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和讲解。文案老师是我非常信任的文书老师,不仅在文书素材梳理与打磨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负责地协助完成了网申、简历等各类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飞彼导师梁师姐作为我的专业导师,既专业又贴心,和她的交流不仅让我在文书写作上打开了思路,也帮我明确了在申请中可以突出哪些核心优势。同时,飞彼顾问老师也一直在关注我的进展,经常分享对我有帮助的讲座与资源,给予了很多额外的支持。在签约飞彼之前,我也咨询过几家大型中介,但整体体验都更偏流程化和模板化,而飞彼的服务真正体现了“因人而异”,老师们都非常用心,也能感受到他们对学生的投入和责任感。



飞彼留学:学姐决定了去哪所学校了吗?多个录取如何选择?学姐在选择的时候,主要看哪些方面的因素呢?


J学姐

我最终决定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信息网络硕士项目(MSIN)。CMU一直是我的梦校,所以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并没有太多的犹豫。CMU在计算机领域的整体实力有目共睹,MSIN项目课程设置丰富且灵活,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情况也都非常优秀。同时,INI学院一直以关怀学生、重视多元化氛围著称。这些因素都让我觉得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的学习环境。



飞彼留学:最后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呢?


J学姐

希望大家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保持耐心与信心,申请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全可控的过程,很多因素并不取决于个人能力本身,而是在于整体匹配度、项目招生策略等多种变量的博弈。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等待或结果的不确定而否定自己。你能做的,就是在每一个阶段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准备,无论是背景提升、语言考试、文书打磨,还是项目调研和面试练习,只要你踏实认真地走好每一步,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也建议大家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多与学长学姐交流,多向专业机构或导师请教。有时候,一句建议或者一次方向上的指点,可能就会带来非常大的转变。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收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封录取通知书!



告诉我们

Tel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