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会在考研与留学之前犹豫不定!
考研?留学?我该如何选择?
考研后申请留学关键要素有哪些?
香港MPhil申请难度大,为何学长能考研后快速调整收获港大录取?
......
如果你也有以上或更多疑惑急需解决怎么办?让香港大学传染病建模研究型硕士Y学长为大家解答疑惑!考研与留学,该如何选择?考研不理想,如何火速更换赛道收获世界名校青睐!
Y学长
目前就读于丨
香港大学—传染病建模研究型硕士
奖学金:HKD225,120
其他录取包括丨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应用统计学硕士
埃默里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应用统计硕士
本科:中山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分享实录丨
Y学长:
大家好呀,我是Y学长,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经历24考研的失败后,在港大做了一年科研助理RA,现在就读于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方向是传染病建模。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留学经验,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
飞彼留学:学长目前在港大攻读研究型硕士项目,学长觉得港大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呢?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Y学长:
我觉得港大是一所非常包容和多元化的学校,历史底蕴浓厚(学校建校于1911年,学校里也有孙中山铜像,与我的本科学校相呼应),同时师资力量很强。整体而言这里的科研氛围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有很多跟外界学校交流的机会,研究型硕士和博士的杂事比较少,能更好地将时间聚焦到自己的研究上,并且也有一定的空间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飞彼留学:好的,接下来学长和我们介绍一下传染病建模研究型硕士这个项目吧?
Y学长:
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跟导师做研究,一般老师会给一个研究的主题或方向让学生自己探索。在当初RA面试的时候,我就表示希望以后能做一些模型或者应用方面的研究,现在就读研究型硕士在做的项目也是我RA期间做的项目的拓展。学院的师资挺不错的,有几位相关领域的大牛。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偶尔也会有其他学校的导师来亚洲开会时在香港转机,就顺便来我们学校交流。
飞彼留学:请问研究型硕士在课程与科研上的比重是怎样的呢?就读期间需要发表论文吗?
Y学长:
我个人的感觉是九分科研,一分课程吧,因为这个方向比较偏数理应用,所以选课的时候选了生物统计,流行病学和传染病模型,这些课程的理论相对比较少,因此考前冲刺一下就能过。科研的话,得完成老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方面,如果想在研究型硕士期间转博,那么至少需要一篇在投的论文,毕业要求则主要由导师决定。
飞彼留学: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请问学长你们项目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平常除了上课做研究,学校会提供哪些资源支持你们呢?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Y学长:
这个项目比较吸引我的在于比较多的应用吧,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本科学了很多数学理论,因此一直很希望能选择一个应用比较宽阔的领域实践。其次是港大的平台比较好,能经常有和大佬合作交流的机会。院里也很重视学生present的能力,大约每半年至少会有一次公开present的机会。
飞彼留学:众所周知香港每年研究型硕士录的学生都很少,请问学长你们项目的招生情况如何?你的同学都是怎样背景的呢?
Y学长:
我们学院在前几年疫情的时候资金比较充裕,每年招博士大概10个左右,研究型硕士一般是在3个左右。同学的背景也主要是公共卫生领域或者数学,统计这些,当然每个导师也会有自己的招生偏好。今年因为疫情结束,学院的资金减少,招生人数也会下降。
飞彼留学:学长觉得怎样的学生适合申请研究型项目?如果要申请研究型项目,需要在哪些地方花功夫呢?做怎样的背景提升?
Y学长: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我们专业的招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对口科研经历。因为从导师的立场来看,他们最希望招的肯定是能尽快入手项目的学生。有已发表的论文是很大的加分项。
其次是要保持不错的绩点,最好是能够在88分以上。较高的绩点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因为做科研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得先学习别人的观点或者方法,才能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
人脉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申请美国院校的时候。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开设本科交换项目,这些经历或者国外推荐信对以后申请有很大的帮助;或者可以去学校官网找研究领域相契合的老师,向他们争取研究的机会,争取留组。
最后就是要有自驱力了,因为这边的管理不像内地那么严格,有时得靠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硕博这几年玩过去,到时候就要愁毕业了。
另外,针对我们这所学院的情况,先做RA再留组读硕博是比较常见的招生方式,有兴趣来港大公共卫生学院深造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方式。
飞彼留学:好的,那项目的发展前景如何?往届学长学姐都有哪些去向?继续攻读博士的比例高吗?
Y学长:
公卫不同研究领域的差异较大,建模方向可能会让以后的就业选择会更宽一些。如果毕业想去学术界的话,有几篇已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和connection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去业界的话,则需要去关注业界的需要,将业界的需求融入到当前的课题中。目前听说学院大部分研究型硕士都会转成博士,而大部分博士毕业生会去做博后,少部分会去业界。
飞彼留学:好的,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申请事宜吧!
学长是考研后才考虑留学的,请问学长当初考研与留学自己是如何考虑的呢?
Y学长:
当时本科的时候一直到大四上学期之前都没有考虑过留学的事情。本来按照往年的水平是可以保上研的,但正好当时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往年前几名选择出国的同学都选择了保研,因此我们那一届保研线上升了将近二十名,不得不选择了考研的道路。我当时给自己的定位也比较高,并且在考研前两天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就没有考上。知道自己落榜之后,我觉得再战一年的风险太高,于是就咨询了几个留学机构。对比下来感觉飞彼给的定位和方案比较靠谱,所以就决定全力冲刺留学。
飞彼留学:考研后如果考虑留学,该把握哪些时间节点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Y学长:
当时二月份考研的成绩才出来,可申请的项目不多,因此决定gap一年。我的所有准备基本都是从三月初开始的,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英语语言考试。我在在五月份左右考出了雅思7.0,十二月的时候二战gre考了323+4。
2. 利用本科剩下的时间,参加校内的科研项目。当时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毕业论文,还联系了本系的一位老师做科研,并且最后得到了他的推荐。
3. 考出雅思之后,我在飞彼老师的帮助下,联系了几位香港的老师做RA,并且从八月开始就一直在港大做研究直到硕士入学。
飞彼留学:在申请期间,学长是有申请到去港大做RA,请问这段经历对你的申请有怎样帮助?值得去吗?
Y学长:
因为当时是23年二月底才决定留学,23fall能申请的项目不多,所以跟飞彼顾问老师商量后,决定先申请一年RA丰富一下自己的背景再申请,并且冲一下研究型硕士或者博士。文书老师在这个阶段的书面材料和面试上指导了我。我觉得这段RA经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首先是建立了connection,做RA的这段时间我就在帮老师做科研项目,老师也对我的水平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丰富了简历内容。
飞彼留学:说到申请,语言是必须的,学长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语言的呢?
Y学长:
我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准备雅思,每天5-6h,前一个月专攻阅读,后一个月专攻听力,最后一个星期专攻写作,词汇和口语贯穿这两个月。我觉得雅思词汇要求不是特别高,刚开始每天复习两百个,把很熟悉的都标记之后,剩下可能就每天只要复习七八十个就好了。阅读一定要限时训练,雅思阅读都是有很清晰的逻辑线,找到这条线就能很好地答对题。口语一定要坚持练,开口说,最好能有一起练的小伙伴或者老师来给指导和反馈,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专业的老师练,避免效率较低的自我练习。写作方面,逻辑远比华丽的词藻和高级句式重要,所以我当时准备的时候主要是梳理范文的逻辑,背诵地道的表达句式。
飞彼留学:在确定申请后,学长是美国与香港混申的,请问不同地区在选校与选专业上是如何把握的?
Y学长:
当时因为更想做偏应用的方向,所以申请专业主要是应用统计和生物统计。香港的统计主要应用在金融或者公共卫生领域,美国统计的培养方案则更加完善,以后就业的选择和机会也更多一些。听飞彼顾问老师介绍完往年案例,并且评估完自身情况之后,认为申请几个美国硕士保底,冲刺香港研究型硕士和美国top项目是比较稳妥的方案。
飞彼留学:文书在申请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学长是授课型与研究型项目一起申的,那在不同申请项目的文书上是如何去展示自己的优势呢?侧重点有哪些?飞彼文书老师是如何指导与协助你完成文书材料呢?
Y学长:
申请文书需要根据每个项目的要求,打磨相应的内容,授课型项目的文书比较侧重之前的实习经历还有做过的项目等等,研究型项目则更侧重你对相关领域的见解,新的研究idea等等。美国学校的文书需要突出你的diversity,是你的什么特殊经历导致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学成之后能做出什么具体的贡献等等。非常感谢文书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我梳理出我以往研究经历与所申项目的共性,并且在写作层面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为我的文书增添了不少亮点。
飞彼留学:经历了整个申请后,学长觉得申请研究型与授课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申请偏好又是什么呢?
Y学长:
研究型和授课型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型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做研究,利于以后读博深造,而授课型项目大部分内容是上课,很多授课型项目的同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做实习。申请研究型项目通常需要提前套磁,比较看重你的研究经历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匹配度,而授课型更多看重你的本科院校,绩点和实习。由于我当时更偏好读博一些,所以最终选择了港大的研究型硕士。
飞彼留学:在留学申请中,机构的选择也是很关键的,学长你最看重的地方有哪些?可以客观评价一下飞彼留学给你的帮助吗?
Y学长:
申请的过程中我也咨询过几个留学中介,在综合对比过后觉得飞彼留学给的建议更符合我自身的背景一些,而且中大学生的申请案例也更多,因此选择了飞彼。非常感谢飞彼留学给予我的帮助,因为本身我决定留学的时间比较晚,能做的准备其实也比较有限,甚至刚开始对能有比较好的申请结果都不是很有信心。
我觉得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帮助是:
1. 打破信息壁垒,当时先做RA再申请的道路就是飞彼顾问老师推荐的,而且顾问老师还推荐了不少我自己都没有收集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个项目bar的高低和带奖情况等等;
2. 个性化的服务,顾问老师和文书老师能针对我自身的情况给出非常有用的建议,包括去港大做RA,在离校前把握和老师做研究的机会等等。
飞彼留学:最后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给即将要准备出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呢?
Y学长:
留学申请是一个漫长甚至难熬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这个过程中间也有很大的变数,而且录取是由非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有的甚至超出了申请者的背景,所以不要因为没有录取而备受打击。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背景提升,项目调研,文书打磨,面试等阶段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只需等待好运的降临。同学们可以多与学校,机构老师沟通,他们会为你提出一些参考意见。最后祝所有同学好运,希望大家都能收到理想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