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FALL申请已经接近尾声
2023FALL申请已经打响!!
如何在2023申请季中脱颖而出?
但,在迎接申请的同时,你是否问过自己
你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2023申请?
你对于目前的时间规划和未来方向
是否有清晰的认知?
名校究竟青睐怎样的申请人?
......
如果以上或更多疑问你还未解决
仍处于留学迷茫期
迫切希望得到良好的指导,实现名校梦想
本期,来听听UCI本科L师姐的申请经验吧!L师姐22FALL申请季成功拿下来西北、乔治城、CMU、南加大等名校硕士录取,如果你正处于留学准备迷茫期,让师姐传授你一手名校申请经验,助你拿下梦校offer吧!
分享嘉宾
L师姐
西北大学—统计学硕士
乔治城大学—数据科学与分析硕士
卡内基梅隆大学—科学数据分析硕士
南加州大学—分析学硕士
本科丨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数学与 计量经济学 双学位,辅修统计学
L师姐:
大家好!首先感谢飞彼的邀请,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帮助。我本科就读于uci,数学和计量经济专业,辅修了统计学。打算今年九月去西北大学读统计学的研究生。
喜获名校的“甜”
飞彼留学:
先恭喜L师姐2022FALL收获了西北、CMU、乔治城、南加大等名校硕士offer,都是很棒的学校哦!和我们分享一下此刻的心情吧!
L师姐:
谢谢!非常感谢飞彼的帮助!整个申请流程中飞彼老师们都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源和鼓励,甚至是我西北大学的offer也是最后在肖老师的鼓励下补申拿到的!整个申请季让我觉得坚持就会有回报,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UCI求学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
飞彼留学:
师姐本科就读于UCI,很不错的学校哦,而且在本科期间修了数学与计量经济学双学位,还辅修统计学,哇,好厉害哦!师姐是如何有效兼顾的呢?
L师姐:
我原先只有数学专业,其实是在大二的时候加上了计量经济,并且明确了数学专业里data science concentration的方向。后来我通过研究课程发现这两个专业要求很多统计课,于是我就又辅修了统计学。实际上不需要多上很多课程,甚至有些课只上一遍就可以满足三个专业的要求。就我个人时间安排,我是每个暑假都上了夏校,平均每个学期4-5节课,并且提前毕业了一学期。现在想来感觉不需要每个夏校都上也完全可以上完。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我比较后悔大一的时候课上的很多而成绩不是很理想,还是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开始不要太急躁,首先应该把感兴趣专业的课程要求都研究好,特别是有些先修课程每年只开放一学期,就要提前做好规划,大一先慢慢来,打基础,之后再增加课程安排。
飞彼留学:
师姐本期期间应该学业压力蛮大的吧!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UCI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是怎样的专业吗?
L师姐:
我觉得uci的数学和计量经济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周围也有很多朋友选择了双专业这两个学科,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有一些交叉课程,不会多出太多的课。就我来讲,我觉得数学中要求的证明课是难点,另外一些课程会涉及到编程,这个很有用。计量经济学相对简单一些,更重要的是理解,计算方面也相对简单。再就是统计学,是我觉得很有用处的一个学科,很多知识可以在经济和数学中运用。在课程方面我觉得数学专业是课程最多的,一般来讲是每星期三节lecture加两节discussion,计量经济和统计一般只有一周一节的discussion。对我来说我觉得数学课的discussion非常有用,因为一般会有ta讲题,对作业和考试都很有帮助。经济和统计的discussion更多的是起到对这周课程的一个梳理作用。
飞彼留学:
作为过来人,师姐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这三个项目的课程?完成了这三个项目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L师姐:
我是觉得这三个专业是相辅相成的,会对整个知识架构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比如概率在这三个学科中都有涉及,那么学起来就会更轻松一些。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加了选择的机会,有更大可能性。就我个人来讲我本科很长时间都没有很明确将来要干什么,那么多修课程就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兴趣点在哪里。
飞彼留学:
师姐觉得双专业与辅修,适合怎样的学生,如果兼顾不了这么多课程,我们该如何做出最有效的选择?
L师姐:
首先我想谈一下双专业与辅修的优劣势。优势就是掌握更多知识,让知识架构更清晰牢固,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权利。然而劣势就是必定会牺牲一些时间来上课,失去参加课外活动,提升软实力的机会。就我个人来说,如果是想走研究型硕士的方向,还是要把理论方面的基础夯扎实。比如说我去申请当商学院老师的RA,我上过的数学和统计课就会让我很有优势。而如果是要走应用型或就业型硕士的方向,那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时间放在实习上,提升自己的实战经历。
名校申请规划及准备
飞彼留学:
师姐修读这么多课程,最终的目的肯定为了申请硕士有更多筹码吧?那师姐本科期间是如何在兼顾学业之余,做好申硕的准备呢?
L师姐:
我大一的时候就明确之后要读硕士了,但我其实不算是一个规划很成功的案例。我大一的暑假就学了gre,当时总觉得时间还很充足,就一直没有重视起来,最终是拖到了申请季,还在痛苦备考,并且没有硬性规定的学校我就没有交成绩。在这里想说考gre就是一个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过程,一定要一开始就重视起来,不要有我这种一拖再拖的想法。之后我觉得大二和大三的暑假是一定要利用起来的。我是在这两个时间点做了科研和实习。如果学弟学妹有机会,建议也可以利用在读期间的cpt找实习,也是很好提升自己的方法。
飞彼留学:
因为师姐本科期间修读的专业比较多,那请问在背景提升上,师姐是如何合理安排的呢?
L师姐:
我更多的经历放在了科研和助教方面,实习的经历只有一个暑假。在这里想特别感谢飞彼提供的信息,让我去申请了科研助理的职位。我在这个科研组里坚持了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对我整个申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在大三的时候申请了校内助教的岗位,建议学弟学妹们平时多看邮箱,可能会有一些招聘信息。在申请过程中,飞彼还为我提供了很多暑研的信息,比如港中文的商学院夏令营或者美国其他学校的暑期科研,最终也在飞彼的帮助下拿到了港中文夏令营的机会,虽然最终没有拿到提前录取,但整个交流会也让我收获颇丰!
飞彼留学Tips:
我对L师姐的情况做一个补充说明。她是加入了UIUC一个教授的科研小组,本科同学进老师的研究小组,一般会从打杂开始做起,毕竟有很多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补充。特别值得表扬的是,L师姐对待这份科研工作非常认真,小组里面的很多其他人已经不怎么参与了,她还在主动跟老师要求派给她更多的科研任务。学习我们就是要这样踏踏实实的。
申请回顾及建议
飞彼留学:
那在申请阶段,请问师姐是如何确定专业与学校的呢?关注的因素有哪些?
L师姐:
我记得当时我和肖老师语音沟通过很多次,首先确定了申请的大方向,大数据和统计,另外我要求了前30的学校并且地理位置不要太偏僻。在选校方面我特别相信肖老师的判断,特别感动的一点是肖老师提供的选校和专业信息都很详细,不仅有Excel格式的基本介绍,每个专业都有一个表格,让人一目了然;并且还有doc模式的每个项目针对我的分析,优劣,和申请难度。最终在肖老师给出的小范围里我又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和学校,由肖老师帮忙评估难度,整个过程让人很安心。最感动的是飞彼在我申请季中会实时更新今年新开的项目或者是还开放并且适合我的项目,让我有机会补申并且拿到了梦校录取。
飞彼留学:
师姐你在本科修读三个项目,这对你选专业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呢?
L师姐:
让我选择的范围更广了。确定了大方向后,我申请了很多领域的专业,比如运筹学,数据科学,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学,应用数学。
飞彼留学:
在申请中,除了精准的选校与选专业外,接下来就是高质量的文书呈现了,师姐觉得在文书上,要怎样展示自己的优势呢?要体现自己怎样的特点与形象呢?
L师姐:
我和文书老师vivi老师进行过很多次语音沟通,我觉得整个申请过程中她很了解我的性格,并且会引导我回答我从小到大的经历,个人学术背景,为什么申请这个专业,未来发展规划等细节问题,发掘我的优势。在初稿定稿后,会根据我的意见再进行修改。最亮眼的点是vivi老师会细心的看每个学校的课程要求和教师资质,加上我符合这个学校的点和我对学校的兴趣。比如说在我申请统计专业的时候,vivi老师会找到辅修课中跟量化有关的课程,和我的金融背景和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强调我对这个项目的兴趣,让我的文书更有力量。
飞彼留学:
说到文书,不得不提推荐信,推荐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海本的学生,海外教授的变数会比较大,请问师姐是如何寻找与确定推荐人的?有什么经验给师弟师妹们分享吗?
L师姐:
我记得飞彼在很早的时候就帮我规划,督促我找推荐人了,并且为我提供了套辞模版。我的方法之一是广撒网。每个成绩拿a的课,我都会给老师发邮件。在我拟好初稿之后,文书老师还会帮我修改。最终我确定了5个推荐人。在整个过程中我还是建议要在平时多和老师互动,关系好的老师提供的推荐信会更有力量。比如说我两年科研的教授帮我递交了所有的学校,甚至在我二月补申的时候也二话不说帮我写了。还有一些只是上课的时候认识的老师可能就只能写4-5封推荐信,由于教授对我印象不深刻,我觉得推荐的力度也不如关系好的教授。
飞彼留学Tips:
按照我们的经验,一般带同学们做科研或者助教的老师给出的推荐信相对单纯的任课老师会更有分量,或者说,给到强推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跟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多了,而且老师可以从个多角度来了解这个同学,我们在准备申请过程中注意提早去规划。另外,很多海外的院校有Independent study(UCI对应的是199系列的课程)。Independent study对同学们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且课堂的规模普遍更小,拿到强推的机会更大。
飞彼留学:
经历了整个申请后,师姐觉得,名校看中申请人哪些因素,我们在准备的时候,着重关注哪些方面?
L师姐:
首先我觉得成绩虽然是敲门砖,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我的成绩只能算是中游,甚至拿到录取的学校还没有提交gre,所以我觉得软实力也是很重要的。在申请准备中,也要适当的抽出时间背景提升。比如对我来说,我觉得我的申请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的科研经历。虽然我没有作为主要作者发表文章,但是贵在一种坚持的精神。科研组里教授紧急的due我会抢着干,或者没人干的杂活我也会干,就让教授记住了我并且愿意把我的名字加在协助作者里,也愿意给我写很多封推荐信。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准备的时候不要过于担心,如果成绩不够硬就可以通过软实力弯道超车,即使软实力不够也可以通过自己认真的态度去弥补,每一种经历都是宝贵的,名校有时候也会喜欢学生在经历中体现出来的品质。
飞彼留学:
很多人申请季都有焦虑感,回想整个申请季,师姐是如何去克服这种焦虑感呢?如何有效避免申请季焦虑呢?
L师姐:
我觉得申请季的焦虑是很难避免的,只能尽力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我的申请季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特别是身边人都陆续拿到录取的时候,那段时间我会每隔一小时就刷一次邮箱,既期待学校的消息又害怕是拒信。但是焦虑也是动力,我会将时间用在提升自己方面,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的事情上,就会让心情变得好一点。另外一个方法是多找找plan b。拿我来说,我在申请季申请了opt并且开始找工作,这样即使申请不理想也有二手准备。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情况多调整计划,在我一开始结果不理想的时候我意识到今年数据方向太卷了,于是就联系肖老师在原来的选校基础上又补申了3个学校。当时我已经拿到了南加大的录取,所以只选择了比南加大更好的项目去补申,没想到就是这补申的学校成了我的最终归宿哈哈哈。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不要摆烂,虽说申请是玄学,但是努力都是会被看到的。
飞彼留学:
在申请上,选对了机构会让申请人少走很多弯路,那请问师姐当初是如何挑选机构的呢?而在申请上,飞彼留学给予你哪些支持与帮助呢?
L师姐:
我觉得机构的选择也是一种双向选择,需要双方的契合。我当时咨询了很多家机构,飞彼打动我的点是小而精的服务,我也一直坚信飞彼是最适合我的。我当时已经明确了想走数据分析方向,在我咨询机构的时候,有些机构听到我的背景会推荐我去申请商业分析,因为这样会更加容易。但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在我咨询飞彼的时候,肖老师在数据专业方面申请的知识和专业度就让我很安心,并且没有劝我改申别的领域,对我来说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我个人想走研究型路线,肖老师在这方面也经验丰富,为我提供了很多科研信息,不管是当前还是之后再深造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飞彼留学Tips:
没错,研究生院考察申请人整个本科(以及硕士)期间方方面面的表现,他们更喜欢申请人有更清晰的目标,有很强的motivation, 能够长期坚持。细节很重要,我们需要通过文书去体现这些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准备申请的过程是有这些真实的经历,为后面的文书展示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飞彼留学:
师姐收获了这么多名校的录取,最终打算选择哪个呢?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
L师姐:
我选择了西北的统计专业。首先这个专业是1.5到2年的项目,我会多一个暑假来继续背景提升,为毕业后做准备。另外,这个项目class size只有30人左右,资源和师资力量相比其他学校会更加丰富。还有就是我个人还是想尝试继续深造,这个项目提供研究型的track,可以给我这个机会来专注于科研。从多方面来讲,这个项目最符合我的预期和情况。
飞彼留学:
最后作为过来人,你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给要准备出国留学的师弟师妹们呢?
L师姐:
我觉得申请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如果有条件还是希望师弟师妹尽早做准备,提前规划。如果需要找机构也可以提前找,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比如科研或实习的信息,而不仅仅是文书和申请季的帮助。另外我希望像我一样,本科阶段比较迷茫,不明确将来要干什么的师弟师妹多去尝试,总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就算没有找到也可以为自己增加选择的权利。最后祝大家学业顺利,拿到梦校录取,offer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