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To Share

分享实录丨横扫哥大、芝大、JHU、伯克利等名校奖学金录取,师兄是如何做到的呢?

大家觉得名校申请之路艰难
为何师兄能横扫哥大、芝大、伯克利?
名校究竟青睐怎样的申请人?
 
但你是否也问过自己
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前期的时间规划和未来方向
是否有清晰的认知?
......
 
如果你对现阶段的规划还处于迷茫
名校目标始终未变,希望能收获指导
来看看师兄的名校经验吧
 

分享嘉宾




H师兄
本科: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数学
 
录取包括丨
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
芝加哥大学—计算与应用数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科学硕士,奖学金:$8,551.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硕士,奖学金:$15,000

分享实录丨

H师兄:
大家好,我目前是一名在UCB IEOR项目,全称是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硕士项目就读的研究生,本科是就读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数学系细分的track是Data science。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学弟学妹更好规划以及少走弯路。


追求学术,UCB怎能错过


飞彼留学:师兄目前就读于美国名校UCB,非常棒的学校,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在UCB就读的情况吗?


H师兄:
UCB的情况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分析:
1. 学术氛围:就我个人感受而言,UCB是一个学术氛围十分浓烈的学校,学校里面图书馆大大小小应该有9个,每个图书馆都充满了自习的同学。平时上课也是会有很多同学喜欢与教授互动提问,课堂氛围很学术。大多数的课,课后作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过的,只要能认真做,收获一定会很大。同时,每节课都有专门的论坛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提问,能够很好利用这些平台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
 
2. 学校环境:就单纯校园本身而言,其实也还中规中矩,作为加州大学系统的第一所,建立时间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大多数教学楼都有很久远的历史,会有偏古朴一点的感觉。但是学校周边环境就确实不敢恭维,尤其是学校南边,流浪汉会比较多,民风不太淳朴,建议以后就读UCB的学弟学妹尽可能晚上少出门,尤其是女生,如果住家离学校远,尽可能结伴回家。
 
3.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其实还是很多元的,但这个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朋友圈层,就我个人而言,周围都是学工科的朋友,所以生活方式一般单调一点。加上伯克利附近确实娱乐方式会比较匮乏。所以主要还是以学业和求职为主,偶尔放假会去周边玩一下。
 
4. 社交:因为我个人是就读的是Master of Engineering,所以我周围的圈子基本上还是中国留学研究生同专业的为主。但周围的同学很多还是十分优秀和上进,所以我在这边还是交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飞彼留学:师兄本科是在UCI的就读,硕士在UCB,相比之下,你觉得这两所学校各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呢?
 
H师兄:
首先说UCI吧:
优势:学校环境好,周边安全,城市很新,地理位置好。
劣势:中国留学生过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术氛围稍微弱了一点点,诱惑太多,需要自己有更强的定力。
 
然后UCB的话:
 
优势:学术氛围好,如上述所说。大多数教授授课质量高,都是有认真备课,不会出现教授自己没有完全弄懂来讲课的情况。还有就是,学术资源多,学校很多热门课对于UCB的学生都是开源的,不需要enroll进去就有资源,所以只要想学,顶级的课程资源对于UCB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的都很友好。宏观来说,地理位置好,坐落湾区。最后就是,学校对于学生的求职帮助也很多,提供很多与工业对接的机会,好好把握住机会,是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的。
 
劣势:学校周边环境一般。公立学校,学生整体人数会比较多,由于政策原因,每年都有社区大学转过来的学生,也就导致,学校还是会存在一些水平不太行的同学。
 
UCB IEOR项目解析



飞彼留学:师兄目前在UCB攻读的是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硕士课程,请问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呢?主要培养哪些方面的人才?该项目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H师兄:
具体情况:工业工程与运筹学这个项目本身主要是一个帮助学生衔接就业的项目,这个项目时长为一年,如果觉得时间太紧,也可以申请时长变为一年半。从统计角度,大多数这个项目出去的学生,都去做了Data Analyst或者Data Scientist,而项目的课程对于想做Data类型的学生帮助还是很大的也有一些同学出于对工资的考虑或者是出于兴趣的考虑,会选择转码,如果选择转码,可能就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去旁听CS的课程以及刷题上了。
 
项目培养模式:所有UCB工程学硕士的项目,培养模式都主要是学术加领导力综合培养。除了平时专业课之外,还会在开学前有集训营来培养所谓的领导力。但就我个人而言,领导力这种我不具备的东西,领导力部分可能对我用处不大。
 
师资方面:就此项目的本身师资,大多数都还是很不错的,可能就个别老教授,虽然很有实力,但课程可能会听起来无聊一点。而且很鼓励学弟学妹去enroll学校其他热门课,实在不能enroll也争取去旁听。
 
毕业方面:别作弊,去考试,肯定可以毕业的,研究生GPA还是很容易拿的。
 

飞彼留学:那项目的课程难度如何?有哪些特色课程呢?你觉得该项目有哪些课程是很值得推荐的呢?
 
H师兄:
项目课程正如我刚刚说的,有领导力的课程加上专业课,领导力的课程都是必须上的,打分主要是根据课堂发现以及表现。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不喜欢课上发言,比较羞涩,所以领导力的课程对我难度会比较大,成绩都拿的很一般。
 
项目专业课难度较低,可能鉴于自身数学背景,很多课程本科都有所涉及,因此会比较简单一点。但简单归简单,时间还是没有少花,很多课作业量还是不少,还是需要投入时间才能拿一个好的成绩。特色课我个人最推荐“IEOR242”,这是此项目最有用的课,是教用machine learning的技术做数据分析。教的都是工业领域会用到的东西,而且去年我的这门课教授Paul讲得非常好。极力推荐以后来UCB的同学上这门课。
 
 
飞彼留学:项目适合怎样的申请人呢?你所在的项目录取的学生都是来自哪些专业与院校的呢?
 
H师兄:
其实这个项目录取的同学来自各个领域的都有,有CS背景,有数学背景,也有Econ背景的。院校五湖四海都有,陆本的从清北到211的都有,海本的从英国的G5到美国Top 50的都有。整体来说录取人会很多元。
 
然后这个项目我认为适合有过工作经验的或者想好准备留在美国工作的学生。因为项目就基本上是来衔接就业的如果读完回国,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从纯理性的收益角度会稍微弱一点。
 
 
飞彼留学:如果要攻读该项目,我们需要提前学习哪些知识与培养哪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
 
H师兄:
提前把数学学好,我个人是数学背景,觉得这种最基本的学科,确实是所有进阶课程的基础,如果把数学学好,我相信读这个项目会很轻松的。其次是把coding能力练好,就目前趋势来说,时间花在练习代码上面是永远不会错的,各行各业几乎或多或少都需要代码能力。总的来说,完成学业是很简单的。但这个项目基本上都是奔着上岸去的,所有能够最快找到工作才是这个项目的重点。
 
飞彼留学:师兄你们的项目的科研或实习机会多吗?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或继续读博,学校会有哪些方面的项目支持呢?
 
H师兄:
首先,如果是想读博的话,我个人建议不要读这个项目,因为项目本身并不是拿来衔接之后读博士的,虽然UCB学校很好,但读博需要更多的是科研以及理论知识的研究。而此项目更多的是把理论知识拿来应用,所以用来就业比较合适。
 
然后学校就业的支持会很多,学校开设了很多career fair让学生有机会能与mentor沟通修改简历,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且学校定期都有类似校招的活动开设,通过类似Handshake,Skydeck的平台能有机会直接与雇主沟通交流。还有就是这个项目本身有一个Capstone的project,学生可以选择和学校教授或者公司开设的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做,也对之后的求职有一定的帮助。


飞彼留学Tips:
H师兄读的项目Meng,全程是Master of Engineering, 美国有很多学校的工程学院开设了Meng项目,例如UCB、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UCLA等等。Meng项目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一般会综合商学院的课程、企业的实习资源等等,学校在就业方面也会提供非常完善的服务,适合读完研究生就想出去工作的同学。当然,美国的院校也会偏学术适合未来想继续读博士的同学们。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多多了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飞彼留学:师兄刚刚说到 Capstone project,这是什么呢?师兄自己参加了什么样的Capstone project 呢?学校在Capstone project方面能提供哪些资源和帮助?
 
H师兄:
Capstone Project是一个为期一年的项目,从入学的时候开始,到毕业前才结束。然后这个Capstone Project包括的领域很多,例如机器学习,无人驾驶,材料重组。然后我个人Capstone Project是选择的和一家硅谷初创公司合作一起做的Project,这家公司的领域是用帮助用户分析地理位置发生的洪水灾害的可能性。然后我的Project主要是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公司预测发生洪水的概率。


飞彼留学:Capstone Project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同学们是如何去做选择呢?最后是怎么决定谁参与哪个项目呢?

H师兄:
最后其实就是一个匹配的过程,一个同学最多可以选三个感兴趣的Project并把自己的简历发上去,然后公司或者老师对你感兴趣的话,就会给你Offer,然后最后再根据拿到的Offer来选择最想去的那一个。当然如果都没有发Offer也不用担心,还会进入到第二轮的匹配环节,最后所有同学都会有Project可以做的。
 
 
飞彼留学:在完成Capstone project的过程中,你们需要去合作的企业跟他们讨论方案和进展吗?企业里面的人是否会来学校跟老师、同学们交流?
 
H师兄:
需要的,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企业会派技术团队导师来给你辅导,并且给你设定每周需要达到的一个任务。然后Capstone Project是以小组为单位,我们小组总共有6个人,我们会每周自己开两次会,然后再去跟企业那边汇报每周的成果。


IEOR项目就业情况分析



飞彼留学:前面我们说到,伯克利的IEOR Meng项目可以一年毕业,也可以跟学校申请延长一个学期。如果延期了,Capstone Project仍然是一年完成吗?
 
H师兄:
是的,延期与Capstone Project不影响的。延期最后一学期只要满足学分要求就好。
 
 
飞彼留学:你们项目的就业前景如何?师兄师姐们都有哪些好的去向呢?
 
H师兄:
就业前景主要分岗位吧,很多本科学Econ相关专业的同学,进入这个项目之后都选择的Fintech这个track。然后他们就业基本上都是往Business Analysis的方向去的。
 
然后就是Data岗位,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再加上自己定向的一些面试准备,去一个大厂做Data Analyst是完全可行的,一年薪资大概在 8-12w这个范围,取决于去的公司的规模和含金量
 
其次Data 岗位里面也有Data Scientist的职位,这个职位的难度会比Data Analyst高,但主要难度还是在于能否过简历,因为Scientist会更倾向雇PhD的学生,但其实需要的技术门槛也没有要求这么高,只要能过简历,就我周围同学而言,过面试还是没这么难。
 
还有就是码做程序猿,我个人以及周围有很多朋友都选择走这个方向,这个方向的薪资一般一年都在10w以上,具体多少也还是要看拿offer的厂,以及自身实力。
 
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同学现在已经拿到Google, Amazon, Meta, Microsoft等大厂的offer了。
 
未来规划分享


飞彼留学:那师兄未来会继续申请博士还是选择直接就业呢?如何选择的呢?可以分享一下吗?
 
H师兄:
我个人的情况是,我把这个项目从一年延期到一年半,一个是因为我个人对学校的喜爱,希望更够多一学期多学习一些课程。另一个是因为,我个人也是希望转码,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一些跨专业的东西。
 
然后这些选择也完全出于个人兴趣。首先读博和就业,我认为是一定要看自己的兴趣,我其实对读博还是挺感兴趣的,但就是觉得申请很琐碎,要推荐信,要套瓷,然后我比较懒,就想着去工作算了。
 
最后就是求职的方向,我还是希望学弟学妹能先自己想清楚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到底热爱什么。我个人选择转码是纯粹的兴趣驱动,我觉得写码或多或少能带给我快乐,虽然写的时候经常还是会折磨和怀疑自己,但当写出来的program能够成功跑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是data岗位无法提供的,至于薪资,我其实也没这么看重,因为大家现在都还要年轻,比起当下多一点少一点多薪资,通过这个岗位把自己变得更强,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飞彼留学:前面我们讨论到,伯克利的IEOR Meng项目可以一年毕业,也可以跟学校申请延长一个学期。很多同学会觉得一年制的项目太匆忙,如果想申请延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需要在什么时候提出申请?学校有没有对延长第三个学期给出名额上的限制?
 
H师兄:
就我们目前IEOR项目而言,整体来说对于延期的政策还是很宽松的,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也没有任何名额上限,基本上申请了就能批准。提出时间大概需要再去年11月份申请。
 
 
飞彼留学:延期一个学期毕业的同学,跟正常1年毕业的同学在课程安排、其他活动安排上,有哪些不同?
 
H师兄:
其实课程要求没什么不同,正常一年毕业的课程,不管延期与否,都要在一年之内上完。只是说延期对于求职可以从容一点,可以第一年好好准备,到第二年8月份再准备秋招。
 

飞彼留学:我记得刚接触H师兄的时候,由于UCI的数学专业编程课偏少,当时还比较抗拒编程。从一开始的抗拒、害怕到现在的热爱,中间经历了什么呢?是什么事情让你找到了兴趣和自信?也给编程基础偏弱的师弟师妹们打打气吧!
 
H师兄:
就人可能都会对自己未知的东西产生一种很本能的抗拒。所以我最初对编程的抵触,主要还是来自于无知。但其实接触过之后会发现,其实也并没有这么难。而且编程和数学是很相通的东西,甚至比数学其实更简单,因为没有这么抽象。计算机专业最早也就是从数学专业细分出来的,所以我也相信所有数学学的好的学弟学妹编程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飞彼留学:编程能力暂时不够强的同学们也不要灰心,有可能你们也只是接触太少了,这方面有很强的潜力哦。


名校留学申请,早规划很重要


飞彼留学:好的,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当初的申请吧!
能被多所名校同时录取,在规划上师兄肯定很有心得!师兄可以分享一下吗?你觉得美本学生在规划与准备方面,有哪些是要重点关注的呢?自己又是如何把握呢?
 
H师兄: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个人的情况稍微有一点点特殊,因为我本科是单专业,然后三年毕业。然后我是一直很明确我会读研,所以规划节奏可能比较快一点。
规划我认为有三部分,GPA,GRE,和Project。
 
首先就是GPA,GPA我认为是最基本的敲门砖,就不能说GPA高一定有用,但是GPA低肯定是减分项的。然后就我个人是美本背景,这里只能针对美本来说。因为现在美本GPA普遍偏高,越来越卷,我个人认为GPA 3.9以上会比较有竞争力一点。所以规划我当然是建议大家从大一就好好把GPA弄到最好,这样对于后面肯定是最有利的。然后这里提一点就是,不同专业的GPA竞争力还不完全一样,就个人在Engineering项目感受而言,因为我周围的同学背景主要是这些专业。我总结出来的 CS > Engineering = Math = Stats > Econ > Other,就相同GPA,可能越有竞争力的专业会更容易申请到好的项目。
 
关于GRE的细节,我就放到后面准备GRE一起说了,但从宏观上来讲,GRE肯定越早准备越好,越早出分越好。虽然很残忍,但是我建议学弟学妹假期有可能的话还是去学一下GRE。
 
Project就是做过的有含金量的可以真正写到简历里面的项目,这个project可以是通过各种形式来做的,可以是实习的,可以是比赛,甚至是课堂上做的,但一定要自己认真做,自己知道是做的什么,用了哪些技术栈来做。如果实在没有,可以跟中介老师聊聊。分享一下我个人是参加了两次Kaggle的机器学习比赛,然后拿到一个银牌一个铜牌,在Kaggle整个平台,我个人在整个平台的排名大概是4000多名。
 

飞彼留学Tips:
GPA和GRE(以及托福雅思/GMAT)这些属于什么申请的硬指标,越高越好。GRE/GMAT/托福/雅思达到一定的分数以后,我们建议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软背景方面。就理工科专业的同学而言,课堂上完成的project、实习、比赛、科研都是软背景,我们要争取这些方面也有所积累。尤其是我要跟申请Data Scienc、统计相关专业的同学推荐Kaggle这个平台。

很多比赛有比较固定的赛程,而Kaggle这个平台,我们随时登陆网站,上面都有正在进行的比赛。已经打完的比赛也有数据以及热心网友们的分享,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平台。
 
另外我再补充一下,Kaggle平台有近17万Kagglers里面,H师兄的排名大概是Top 2%左右。这个比赛经历对于申请还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鼓励后来的同学们加油打Kaggle。





飞彼留学:经历过申请季的洗礼,有哪些规划建议可以分享给到师弟师妹呢?
 
H师兄:
我的建议其实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准备好GPA,这是最基本的敲门砖,然后就是多做有含金量的project。但其实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自己学懂,不能完全以功力的心态来对待,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事,规划的话还是尽可能越早明确自己目标越好,这样后面准备的时候就能够更充分
 

飞彼留学:师兄觉得美本学生申请中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在申请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H师兄:
美本的优势是很大的。首先就不用再考托福。我个人英语很差,申请本科的时候就吃了很多托福的亏,但研究生就可以免托福了。然后就是美国研究生还是很认自己的教育系统,所以能在本科多学一些和目标研究生项目相关的课并拿到一个好的成绩,会对未来的申请还是很有用。
 

飞彼留学:美本的学生是免考雅思/托福,但是GRE还是需要的,请问师兄是如何备考GRE的呢?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H师兄:
就英语对我而言其实也是短板,我从美本读到研究生,现在英语水平也就一般。GRE我个人是准备了半年,最后成绩也就中规中矩。单词肯定是要背的,然后真题肯定是要多刷的,阅读部分,就尽力考吧。但我很想提醒的一点是,GRE数学一定不能轻视。我周围很多数学系的朋友GRE数学都不能拿到满分,甚至不能拿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很多165都没达到,所以,我的建议是数学一定值得大家多去练习,一定要把能拿的分拿到。剩下的分数就看造化了吧。


如何做好软性背景提升


飞彼留学:申请的过程中,硬件与软件学校都会关注的,美本平时的课业压力还是蛮大的,那我们如何利用好时间做软性背景的提升呢?


H师兄:
就我个人情况是三年毕业,而且我还有一个学期因为生病休过学,所以我基本上是把所有的假期都拿来要么上夏校,要么做背景的提升。然后我个人的背景提升主要分为我前面提到的两次Kaggle的比赛和一次高盛的part time。然后这些项目都最后写进了我的简历里面,甚至我现在求职都还在用。因为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都还是偏理论,所以有这种项目经验就是把理论的东西用到实际上,而像UCB这种很注重实践的学校,看到有这种hands-on experience就还是会比较青睐的。所以就尽可能利用好假期吧。
 
飞彼留学:关于背景提升,有什么建议是可以给到师弟师妹的呢?应该找哪方面的实习或科研来提升自己的背景呢?
 
H师兄:
就正如前面肖老师提到的,我首先推荐申请Data方向的所有同学,如果有能力的都可以去参加Kaggle的比赛,这个比赛免费,不花钱,拿到名次了血赚,没拿到也可以通过过程学习。
 
然后我推荐找大厂实习吧,像国内互联网大厂的也都很好,这些实习经历不光是可以帮助到申请研究生,甚至可以帮互道未来求职。
 
选校、文书如何精准确定


飞彼留学:做好背景提升,接下来就是选校了,师兄申请了与数学相关的好几个项目,请问在选择学校项目的时候,师兄有迷茫过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选择?你自己又是怎样选择的呢?
 
H师兄:
我其实没有迷茫过,因为我很佛系。我选校其实都很随意的,我当时就找到肖老师,然后经过两次聊天,最后看了一下申请学校的list,然后其他每个学校名气都还是挺大的,就定下来了。而且我个人觉得自己没必要把时间花在这种上面,毕竟申请是和学校两方面的事情,选了学校,学校要发offer才能进去。选项目既然大家都找了中介,那肯定中介老师比自己更了解学校项目,不如把这个时间花在其他方面。
 
然后我是个俗人,我挑学校就还是以学校名气加地理位置来看的。学校名气我觉得UCB还可以,然后我喜欢加州,因为我受不了太冷的地方,就很轻松的做了这个决定。
 
飞彼留学:我们都知道,在申请的过程中,学校会通过文书来了解每位申请者,所以好的文书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那在经过申请的过程之后,你觉得在文书上,要怎样展示自己呢?要体现自己怎样的特点与形象呢?师兄申请了多个方向并且都拿到了很好的录取,在文书展示上如何做到个性化的呢?
 
H师兄:
首先我认为是要让你的文书老师充分了解你,如果你的老师都不了解你,那肯定写出来的东西不是你自己。
 
然后就是文书尽可能多次打磨吧,多和文书老师沟通,反复提问。好的文书都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再者就是尽可能给文书老师提供能写的内容,例如做过项目,实习等,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真的什么经验都没有那也是为难老师。而且如果是要编经历写进文书,虚假的东西肯定是没有真实的能够打动人。
 
飞彼留学:说到文书,不得不提推荐信,推荐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海本的学生,海外教授的变数会比较大,请问师兄是如何寻找与确定推荐人的?有什么经验给师弟师妹们分享吗?
 
H师兄:
推荐人我都是找的学校老师,我认为能够成功找到推荐老师主要分为三点吧。
第一:首先就是如果平时能与教授接触,当然是最好的,因为教授了解你,写出来的东西也就真实,而不是模版。所以如果有机会,尽可能多去office hour与教授沟通也好,套瓷也好。
第二:一个好的成绩,能让你事半功倍。就如果能在索要推荐信的教授的课上拿到A或者A+,肯定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证明你在她/他的课上有认真听课,并且你的学术水平OK。
第三:一封诚恳的邮件去寻找推荐信很重要。我个人经验是,如果能反复打磨,并用最真实的情感,去给老师写这封邮件,一般都会答应。


名校申请关键与建议


飞彼留学:师兄申请的时候是同时收获了哥大、芝大JHU、伯克利等名校offer,觉得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有哪些呢?名校青睐怎样的申请人?
 
H师兄:
我认为就是硬实力吧,就我个人感受而言,这几所大学的offer我没有德不配位的感受。因为我就是一个做事情很认真的人,我觉得如果说拿到这几所大学offer算是一点点小成就的话,我也相信是我本科努力学习的一个应有的结果。所以我相信学弟学妹,只要实力达到了,肯定也可以拿到很好的研究生offer,如果没有达到,那就沉下心准备,好好提升自己实力,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飞彼留学:最后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给要准备出国留学的师弟师妹们呢?
 
H师兄:
首先就是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吧,心里不要浮躁,就认真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开始,其实申请我觉得都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然后就是不要被一些暂时性的挫折让你怀疑自己,你现在付出的努力,总会在将来某一天以某种形式回报你,就算研究生申请不顺利,也是暂时性的失利,未来还长。
 
最后引用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祝大家都能拿到自己合适的offer。


如需了解更多留学资讯可留言咨询了解哦!


告诉我们

Tel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