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香港研究型硕士申请难度比博士大?
每年名额少或无名额
学生不是清北、复旦就是顶级海本!
背景那是出色!
那师兄成绩刚过3.0为何能逆袭港科大研究型硕士?
他是如何成功逆袭的呢?
香港研究型硕士项目,你也可以吗?
为了能帮你揭开香港研究型项目申请谜团,飞彼留学邀请港科大研究型全奖硕士S师兄将从自身申请经历出发,带领你多角度全方位深入解读香港研究型项目申请策略,让你的申请实现质的提升!!
分享嘉宾
S师兄
2021Fall录取
香港科技大学—个性化跨学科项目研究型全奖硕士
本科: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
GPA 3.11 IELTS 6.5
分享实录丨
S师兄:
大家好~我是S师兄,本科修读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很荣幸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留学经历,希望能对大家的的留学申请之路有所帮助。
我的研究型申请之路
飞彼留学:师兄是博士与研究型硕士一起申请的,目前已经拿到了港科大的研究型硕士全奖录取,相当优秀哦,师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目前的感受吗?
S师兄:
首先是感到非常欣慰,从2020年下旬开始到现在努力了半年终于有收到回报,也结束了半年的焦虑~
然后也是感到很幸运,本身自己准备的也比较晚,已经准备好GAP一年了,没想到3月底了还能收到offer!
最后也是非常感谢飞彼的几位老师在这个过程的帮助,才能拿下这个offer!
飞彼留学: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高难度的研究型项目呢?什么时候有这个计划的呢?
S师兄:
本来一开始是考虑就业,但是今年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整够秋招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然后慢慢开始了解授课型项目,也了解到了研究型项目的具体情况。向身边的好几个师兄师姐咨询了一下研究型项目未来的就业方向,包括学术深造方向,学习的过程,觉得可能研究型项目对我个人提升可能会更大。到了去年的年底我最终决定申请研究型的项目了~
然后结合我个人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背景基础,可以申请研究型的项目,最终下定决心准备!
飞彼留学:那师兄研究型硕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项目呢?如果有师弟师妹想走学术这路,博士与研究型硕士如何选择呢?
S师兄:
相比起授课型,研究型的项目可能更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真正做一些研究项目。博士比研究型硕士修读的时间和一般要长且要求要更高,研究型硕士在学习阶段虽然也要做科研,但研究的范围有限,有很多甚至是对已经研究过的领域再进行探索,而PhD就完全不行了,强调的是原创性,对创新程度的要求也比较高,简单来说就是PhD在学术上会更专注一个细节做的更深入。对于想走学术路线的师弟师妹来说,研究型项目可能是申请博士的一个过渡阶段,通过这段时间来入门学术科研。也有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直接本申博,从申请难度来说老师的要求这两者应该是相当的。
飞彼留学Tips:
从申请流程和要求来看,香港的mphil phd是一样的,甚至有的老师会更喜欢直接招phd。我们也有同学申请的时候是提交的是研硕的申请,跟老师面试完以后决定去读博士的,变成phd offer。因为2者的申请要求和流程是一样的,港校大部分的院系,套磁会起决定性作用,在跟老师交流后,mphil和Phd的录取互换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
先Mphil后Phd,有可能读是时间会是2+3,比本科直博延长一年。mphil适合对研究有兴趣,但是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还没有完全考虑好的同学,可以作为一个过度的学位
飞彼留学:那作为过来人,你觉得,如果要走学术路线,申请研究型项目,建议在时间上,大学四年要抓住哪些关键的时间点呢?
S师兄:
首先,一般大一的时候课程GPA权重很高,需要重视课程成绩,如果GPA落下的话后面很难提上来,申请研究型项目的时候老师对GPA也非常看重。
然后再进入大二后可以开始逐渐接触一些竞赛和项目,如果对某个方向感兴趣可以联系那个专业课程的老师,看看有没有机会到他们实验室做一些研究项目,或者到大公司里实习,像我申请其中之一的港科大的老师都比较注重实践工程能力。我是从大二开始加入机器人实验室一直参加比赛,在这段时间里留下了比较扎实的项目背景。
最后就是语言成绩和申请准备的事项,这些一般在大三初期甚至更早就应该开始准备。
飞彼留学:我们都知道,研究型项目难度是相当高的,请问师兄当初如何选择专业与学校的呢?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飞彼老师又是如何为你分析的呢?
S师兄:
研究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这件事情最好是需要兴趣驱动的,所以当时我主要考虑的是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匹配的专业,然后再看学校。而本身我对其他地区没有了解,只了解到一两所香港的学校,然后在肖老师建议我选择新港英联申来提升命中率。接下来飞彼的老师分析了不同学校的优势专业,给出了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一些老师,以及他们的一些相关信息。最后我到每个老师课题组的网站下去了解他们现在都在做的什么项目,以及发了哪些paper,确定下选择要申请的学校和套磁的老师。
同时因为我之前的GPA不高,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会着重去复习可以提升GPA的那几科。然后在准备过程中肖老师在时间规划安排上也了我不少建议,比如各个学校截至申请的时间,各项材料准备需要注意的时间节点,什么时间前考出雅思成绩等等。
留学规划与准备
飞彼留学:师兄在确定申请目标与专业后,都做了哪些规划呢?
S师兄:
在很大一段时间内我的主要目标是提升自己的在研究方面的硬实力和工程能力,而且这也是最难的一点,所以我从大二开始就参加了机器人实验室。我在两年里参加了四个国家级的竞赛,并且都作为主力队员获得了不错的奖项,同时实验室还提供很多其他人文活动,比如和DJI联合举办的一些夏令营,担任助教,这些都是后面CV和面试的时候老师关注的重点。
同时因为我之前的GPA不高,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会着重去复习可以提升GPA的那几科。然后在准备过程中肖老师在时间规划安排上也了我不少建议,比如各个学校截至申请的时间,各项材料准备需要注意的时间节点,什么时间前考出雅思成绩等等。
飞彼留学:师兄是在10月份才确定找我们申请研究生的,在此之前他参加了机器人比赛并且拿到了非常优秀的奖项,并且最自己未来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也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这些都为申请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唯一的劣势是GPA方面难以改变了,这个在面试的过程中也有被老师问到。
飞彼留学:建议师弟师妹应该找哪方面的科研来提升自己的背景呢?还有应该如何寻找和利用校内外资源提升自己?
S师兄:
像上面所说的,最方便的还是看感兴趣的课程老师或者学院的其他老师,可以看看他们的课题组合不合适,招不招人;或者可以参加学校提供的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等等。另外像我个人的经历一样,就参加了学校提供的一些省级,国家级甚至可以找国际级别的比如数模的竞赛。我们还可以多关注像华为、DJI、OPPO等大厂的实习经历,每年春的校园实习招聘在难度上会比正式招聘低一些,这些经历不管是对我们的CV还是对个人能力来说都很有帮助。
飞彼留学:师兄觉得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特别的经历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教训经历可以分享一下的吗?
S师兄:
在准备过程中最深刻的教训还是觉得准备申请要尽早,提前进入申请流程,包括文书的准备,考英文成绩,和套磁老师。当时刚开始准备一段时间就是考雅思准备时间特别赶,只有几周,然后还需要准备文书,研究计划等等,如果学校还有其他事情的话还是有一些压力的。特别是研究型项目很多老师其实可能名额很早就已经用完了,到了第二年春季已经很少名额了,这时候再去套磁就比较困难了。
文书、套磁、面试经历分享
飞彼留学:好的,接下来我们聊一下申请过程中的文书环节吧!
文书在申请中是一个很关键的材料,像这种高难度申请项目,在文书写作上,你是如何去突出自己的优势的呢?
S师兄:
首先我们的CV和PS都需要有充实丰富的内容,才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以一般研究型的PS和CV会长一些。在文书老师一些问题的引导下,我要去发掘自己项目经历中相比起别人与众不同的一些点,而不是单纯的罗列经历。
同时不同的项目其实PS和CV细节上都需要做一些修改,以展示出我们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像我最后申请的一个项目,因为方向上与我之前申请的项目稍有不同,所以根据我自己最近方向相关的实习经历,我觉得这个对申请很有优势,就和文书老师一起很快就完善了细节并投递申请,最后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对方还问了几个这部分的问题,老师的效率非常高~
飞彼留学:说到研究型项目的文书工作,那肯定少不了套磁,请问关于套磁环节,自己是如何把握的呢?文书老师又是如何指导你的呢?
S师兄:
在套磁方面文案老师主要是向我提供了写邮件的建议,包括说怎样在邮件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可以让老师看到邮件提高回复的概率,以及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提醒一次没有回复邮件的老师等等。
飞彼留学:在套磁上,我们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如何套磁才能事半功倍呢?
S师兄:
实套磁的时间结点还是挺重要的,准备充足后越早的套磁回复的概率越高,我身边几个比我早准备的同学经验是他们后面收到的回复邮件比较少了,而前期即使是海投的邮件也会收到一些邮件,然后是内容上可以到老师的网站下,关注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然后在邮件中提出一些合理的学术问题展示出自己的功底,以获得老师的回复。
飞彼留学:我知道研究型项目的申请大部分是需要面试的,而最后的面试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那请问怎么看待面试这个环节,有面试什么技巧可以分享给我们的师弟师妹呢?
S师兄:
我的切身体会是面试的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如果是英文的面试。这次我申请的项目据了解港科的老师团大概面试了由50多人,但最终只录取了15人,所以面试决定在录取的决定过程还是起了关键的作用。我这次面试是中文面试,然后我的文书老师在面试前和我一起进行了两次的模拟面试,提前准备好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针对我个人情况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的回答(比如怎样解释我的GPA比较低,我参加的比赛的优势在哪里等等),写一些回答思路,还在老师建议下反复优化了两次。然后实际面试的时候发现老师们问的问题基本都已经练习过怎么回答,自己心里就不会紧张,面试表现的效果就会比较好,老师也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是要用英文的话,可能面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飞彼留学:回顾整个申请,师兄觉得在众多环节中,哪些环节是你觉得最艰难的呢?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S师兄:
我觉得文书准备环节在各项经历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且细化下去,需要耐心和比较多的时间去打磨,比如说到某个比赛项目,可能需要横向对比其他人可能写的内容,再想想有什么是只有自己能写的,我的文书老师在这方面上会通过一些问题和要我提供的一些资料,去和我一起发掘这些点,很多时候这些是要自己整理出来文书老师才能帮我们优化CV和PS,不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飞彼留学:在经历过整个申请季后,师兄总结一下,在研究型项目的申请中,学校最看重申请人哪些关键因素?我们又该如何把握?
S师兄:
个人觉得课内成绩是基础,申请的时候大多数老师很看重这点;然后老师决定要不要录取其实还是要通过考察我们的项目经历的细节,来了解我们实际的科研能力,像我申请的港科大的老师,就非常注重这点,甚至有的老师会要求申请的时候贴上代码的链接,检验代码能力。
未来规划与建议
飞彼留学:师兄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呢?
S师兄:
未来短期内我是希望先修读完两年的Mphil,然后在这个过程看看要不要继续深造PhD,或者是跟着自己的项目创业~
飞彼留学:最后对于有意向申请研究型项目的师弟师妹们,师兄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给他们呢?
S师兄:
建议师弟师妹是在不影响课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去提升自己的背景,而且注重硬实力的提升更重要,在老师决定面试后基本就是看我们自己在项目中的工作的深度和体现出的研究潜力了~
然后在准备research proposal的时候可以多向本科的一些老师请教,他们往往可以给出更专业和更好的建议,多方位地展示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