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To Share

分享实录 | MIT大神支招,教你如何攻破金工行业求职难题!

金工专业的你如何打破求职难题?不知道,没关系!

飞彼留学邀请了MIT大神,为你分享他的职业经验,让你少走弯路!

 

分享嘉宾


Wang K.

MIT—金融硕士

 



现就职于Man Numeric

担任Associate Quantitative Researcher

(美国一家量化对冲基金,管理大约270亿美元的资产) 

 


我叫Wang K.在2016年从MIT MFin项目毕业,之后在麻省养老金PRIM工作过半年,主要负责资产配置,投资对冲基金。之后在2017年,我加入了量化对冲基金,Man Numeric,从事量化研究工作。

 

应飞彼留学顾问老师邀请,想把我的一些求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期师兄将分享和求职相关三部分内容,分别是:Networking、Resume和Interview

 



首先第一部分Networking。美国求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中国留学生比较容易忽略的环节就是Networking。

 

大部分公司在筛选简历时都会优先选择有内部referral的同学,最后拿到offer的同学也多是有referral的同学。所以,通过Networking校友、亲友、教授,拿到referral就非常重要。Interview的主要目的是拿到referral,但是在联系校友的时候应以咨询信息,了解公司为主。一般学校的CDO,就是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应该会有详细讲解如何联系校友。我当时发现WSO有一个networking guide讲的非常好,推荐给大家。

 

一般联系校友的时候email要写的简短,大概就是说你非常感兴趣校友的工作内容,所在公司和职业规划,希望他能抽10-15分钟时间回答你的一些问题。

 

在联系校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research校友的公司和他的履历,准备有10-15个有针对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我了解到您所在的量化对冲基金是有multi strategy的类型,有很多相对较独立互相竞争的小组,请问您觉得这样的经营模式下,公司的culture是什么样子,对您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好处、坏处等。



第二步就是准备自己的简历。建议多利用CDO的资源,让他们帮你检查修改简历。在写简历的时候注意突出自己可以量化的成果,突出自己的工作给公司带来什么好处。

 

这一部分相对比较程序化,主要多花时间打磨简历,多找人帮你看,修改,最后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定稿就可以了。

 


最后Interview部分。Interview主要分成Behavioral和Technical两个部分。

 

Behavioral主要看你对公司的了解程度,以及你是否和公司的culture相符,能否fit in。一般会由你做自我介绍开始(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大概要准备2-3分钟时间的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经历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这部分自己可以找同学朋友多练习,练到自己可以很自信地以谈话方式讲出来。之后可能会有一些behavioral相关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金融业?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在之前工作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很难处理的同事,或者较大的挫折,你如何处理?你有没有什么弱点?等等。

 

一般回答这种问题需要有实例支撑,以讲故事的方式回答。建议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behavioral问题的题库,可以每个问题写几个bullet point,然后不断练习。有很多回答behavioral问题的模板,比如STAR,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大家按照这些模板准备

 

之后就是Technical的问题,一般有概率统计(包括brain teaser)金融专业知识和现场编程,三部分。这部分准备可以和Networking同时进行。尤其是brainteaser和编程,一般需要提前练习,这样在面试现场回答的时候比较有自信,不会慌。

 

最后一般面试官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for me这是面试官考量你是否对这份工作抱有热情的一个机会。建议在面试前对公司和面试官做大量的research,然后准备5-10个针对性非常强的问题,体现你对这家公司非常了解,很渴望来这家公司任职。

 

MFin和MFE是职业导向性很强的研究生项目,就是以求职为主,而不是以学习新知识为主。一般从入学开始就要为找工作做准备。建议一入学就找到CDO咨询,就开始做Networking的准备。

 

希望以上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以下是师弟师妹提出的问题,或许也是你想了解的问题!

 Q&A


问1:有几本可以帮助复习Technical的书,可以分享这些书单给我们吗?

 

答:

A Practical Guide to Quantitative Finance Interviews

Algorithms for Interviews

Heard on the Street Quantitative Questions from Wall Street Job Interviews

Quant Job Interview Questions And Answers

还有做quant equity比较有帮助的Active Equity Management

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问2:请问Networking过程中找到公司什么级别的校友referral会比较可行且有力呢?

 

答:

联系校友我建议先从低级别的analyst人开始。这样可以先多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如果之后有级别更高的校友,你就可以应对自如,有更好的表现。你在network完一个人时候,如果你觉得感觉不错,还可以让他推荐其他组的人和你交流。一般情况下公司的人都可以通过内部referral推荐你的简历,这些referral都有效。不过最有效的应该是hiring manager,也就是有opening那个组的老板最有效。

 

我之前大学的时候上了很多计算机,数学等的课程,所以有相关的skillset。MFin和MFE本身就是职业导向的,开学就要准备找工作,而不是和大学那样以学习为主,所以在MFin学到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另外,如果以求职Technical面试做目标,就要自己花时间多强化面试相关的相关知识面。

 

问3:请问其实MFin的课程开设其实没有很量化,学长是怎么走上quant的道路的

 

答:

我读MFin的时候选了太多的课,很多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没有很好的为找工作做准备,所以后来是在毕业之后才找到工作。所以,如果以在美国找到工作为目标的话,不是很推荐我这种选择。之前大学是金融专业的同学就比较占优势,他们因为MFin的内容本科就学过, 把大部分时间拿来准备找工作,很早就拿到offer。

 

问4:那学长在现在这个量化岗位上的daily routine大概是做些什么可以简要说一说吗?

 

答:

其实没有什么daily routine,大概就是在北美和欧亚开盘前看看每天有哪些交易,之后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做research,读paper,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写程序上。

 

问5:写程序是类似于维护实盘上部署的策略吗?

 

答:有维护已有策略,也有做新的策略的research。

 

问6:新策略是个人要独立完成开发吗?还是团队形式完成的?

 

答:

目前我做的新策略都是和团队完成。对一个project感兴趣的人会一起做一个project。之后更senior的人可以带队开发新策略。

 

问7:想问一下一开始学长做的是资产配置的工作,后来转到了量化岗位,作为从业者对这个岗位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吸引你的点是什么呢?

 

答:

资产配置比较有意思的部分就是,你可以对投资有一个更宏观big picture的了解。可以对每一种策略都有了解,如stats arbitrage,distressed debt,event driven等。你可以见到非常有名的业内大佬,比如我见到的有Bill Ackman,Nelson Pelz。但是缺点就是不会很专,无法对一个策略有深入了解。

 

量化研究对做策略的每个步骤都有深入了解,会学到很多细节,对technical skill的培养非常有帮助。而且你会对你的策略有ownership,对以后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缺点就是非常specialize,一般公司都会让analyst深耕一个方面,往往你对其他方向的了解就好被局限。

 

问8:另外想问问,今年金融行业的行情怎么样?公司的招聘名额比以往多了还是少了?

 

答:据说今年金融求职行情不是很好。不过我们公司今年还在继续招人,可能也看公司了。



告诉我们

Tell Us